语文教案教学资料

现代文阅读方法与技巧 中考复习(九年级)

本文已影响 4.54K人 

 记叙文常见题型:

现代文阅读方法与技巧 中考复习(九年级)

1.概括文章或某一段的主要内容或故事内容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3.品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4.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用一段话描写(或揣摩)人物此刻的心理活动。

5.环境描写作用(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6.语言品味与赏析

7.重点句子内涵及赏析

8.把握主旨

9.写作手法与技巧赏析

10.对作品感受(认识、理解)

说明文常见题型:

 1.文章(语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说明对象有什么特征?

 3.用一句话概括段落文字的说明内容

4.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5.画线的句子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6.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7.提出说明文说明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8.说明文开头引用一个故事(诗句、谜语),或一个成语,或一段描写的作用。

论文常见题型: 

1.找论点或归纳论点。

2.找论据或补充论据(事例和道理)。

3.文段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及作用。

4.议论文词语的表达效果:严密准确;生动形象。

5.文章开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6.选文语段(句)顺序能否对调?请说明理由。

7.简析论证过程。

8.补充论据。9.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一.概括文章或某一段的主要内容。

常见设题方式:

1.        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2.        本文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        用填空或表格的形式概括文章的部分内容;

1.        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常用格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注意点:

其他要素如时间、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事件有最后结局也应概括在内。 

要分清文章中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注意有没有字数限制。

2.        本文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紧扣题干要求抓重点依次进行提炼。

3.    用填空或表格的形式概括文章的部分内容;

首先,通读全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

其次,认真审题,审清题目考察的范围,找准起止段落,阅读答案示例,审清答案的字数要求和结构要求;

再其次,简要概括目标段落的内容,排除干扰信息;

最后,参照示例,形成答案,能用原文的尽量用原文。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构成记叙文线索的常有:

(1)以时间推移、空间的转换为线索:《济南的冬天》。

(2)以具体的人、事、物为线索:《背影》。

(3)以人物的思想感情(或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阿长与山海经》

直接考查线索的题目不常见。以“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的文章一般会以理清感情变化的形式考查对线索的把握。

3.品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命题角度:

(1)  辨析文章对人物所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2)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者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形象

(3)对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你喜欢文中哪一个人物,说说理由。)

1)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及作用

答题方法:

a.外貌描写(包括神态):交代人物××身份、 ××地位、 ××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 ××思想性格等情况。

b.语言(对话)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的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c.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2)概括人物性格或评价:

分析人物形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揣摩: 

①根据人物身份、职业分类理解,比如:农民,勤劳、朴实、善良、憨厚等。

②根据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分析。

③通过与人物相关的事件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

④文章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该把他们放在具体的背景下去理解。

⑤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另外,概括人物形象要由表及里。本着全面、客观的原则。

4. 描写(或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方法运用:学会角色(人称)转换,体验情境。联系前后文,将自己转化文中人物(事物),置身于选文的情境中,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紧扣语境展开描写,并注意答题时的人称角度。

5.环境描写作用(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环境特点+渲染    气氛+烘托人物        心情,推动情节发展。

社会环境:为          (人物活动、故事发展)设置了背景。预示人物           命运。

6.语言品味与赏析

常见题型:

      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品评加点词语能否替换或删除;

      赏析指定或非指定的句子;

  仿照示例写批注

解答词语的品味、赏析一类的题关键是:

1.从词语的准确性生动性上分析。在对文中某个凝练准确的词语进行分析时,一定要注意词语蕴含的丰富内涵,运用换一换、比一比的方法,体会某个词语的妙处。

2.从词语感情色彩上分析。有的文章运用反语或者褒词贬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特殊的情感。

3.从词语体现的修辞及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

   如品味“那俏丽的花枝还多情地探出墙外”中“探”的妙处应该从拟人的角度品味。

解答句子的品味、赏析一类的题关键是结合语境,找准角度,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写景句子的赏析。首先考虑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拟人)、环境描写的作用,其次可以考虑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调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进行分析。赏析的一般格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其他手法),有什么作用,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写人句子的赏析。在分析写人句子时,要侧重从描写方法上进行赏析,赏析的一般格式: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生动形象)写出了人物的什么动作语态或心理,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特点或思想品质。

自主选择品析句子时解答角度

(1)首先考虑修辞手法

(2)其次考虑词语用法(动词、副词、形容词)

(3)写人的句子要考虑描写方法(语言、动作、神态等)

(4)内容上:人生哲理

7.重点句子内涵和作用

理解句子要注意: 

⒈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 

⒉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3.从比喻、象征、双关意义中去理解。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4. 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

5.联系中心来理解。 (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

理解句子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1、从内容上看思想感情:做此类题时最重要的一点是结合文章的思想感情与中心来理解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2、从结构上看作用:注意句子在文中的位置,一般情况下,统领句起总起全文的作用,结论句起归结全文的作用,转承句(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从艺术手法上看表达效果:如运用修辞手法、设悬生疑、对比映衬、烘托渲染、欲扬先抑等,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各种表现手法,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

8.把握主旨(概括中心思想)

设题方式:

①.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        谈谈对文章重点句(即主题句)的理解;

(划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

③.        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

(文章的标题“信任开花”有什么含义?请结合文章

中的议论简述你的理解。)

④.  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

感知主题的方法有:

  1.分析文章的标题,有的文章是标题可以揭中心;

  2.分析文章的结尾,有的记叙文是卒章显志;

  3.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有的文章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中心;

  4.从文章的写人叙事中进行概括,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9.写作手法与技巧赏析

(1)布局谋篇(结构)的技巧:如开门见山、首尾呼应、伏笔照应、设置悬念、详略得当等

(2)表现手法及作用: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动静相衬、虚实结合、以物喻人;象征、对比、烘托、先抑后扬等。

写作手法及作用。

  (1) 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 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 夸张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 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人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 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 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10.对作品感受(认识、理解)

 设题方式:

①.   结合生活,谈谈阅读后获得的启示或感悟;

(读完全文,请你用一句名言表达一下对母爱的感悟吧!)

②.    评价作者的观点或者文中人物的做法;

(你赞同作者“能把自己的生命和父母的生命,以及全社会连在一起的人才是最伟大的人”这句话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③.    做批注,说出阅读感受;

④.     链接材料,表达观点;

 

吴巧兰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