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范本论文

语文课堂提问分析教学论文1200字

本文已影响 3.18W人 

一、教师要养成“备问”习惯,提高课堂提问艺术

语文课堂提问分析教学论文1200字

首先,提问目标要有明确性。课堂提问必须以教学目的为指南,以落实教学任务为宗旨。它包括诊断学情的摸底性提问、知识理解的启发式提问以及触类旁通的发散性提问、温故知新的复习性提问等。譬如,茅盾《白杨礼赞》一文的教学目的是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意图,联想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如此,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①为什么要对白杨树赞美呢?②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抗日军民呢?③为什么要选择白杨树这个象征体呢?问题一出,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积极思考,踊跃回答,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其次,提问层次要有清晰性。教师应紧扣重点、难点,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所提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体现出知识结构的条理性。譬如,我教《愚公移山》时提了这样几个问题:①为什么先写太行、王屋两山的广度、高度和坐落位置?②写愚公移山的决心有哪些情节?③从智叟和愚公的对话怎样判断“智”、“愚”?以引导学生从抱负、信心、毅力上认识愚公。

此外,提问内容要有针对性。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认识的模糊区来设计启发性问题。譬如,诗歌教学,学生常无法把握诗歌中景物描写与作者思想感情的联系。于是,我选了教材中的`几首诗歌设计了几个问题:①《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是送别诗,但开篇写景有何不同?分别体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从而让学生明白哀景写哀,乐景写乐。②《观沧海》、《沁园春·雪》这两首诗写景有何共同点?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胸襟和抱负?从而让学生明白气势磅礴境界、恢宏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抱负。

另外,提问对象要有广泛性、激励性。教师提出问题后,宜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然后学生解答,这样有利于全班学生积极参与。不要先点名、后提问,更不要只向几位尖子生发问,应将答问的机会向后进生倾斜。在学生回答时,教师必须谅解学生的幼稚无知,给予适时的鼓励。情况往往是这样,如果一个学生发表见解后,受到老师的赞许,那么,其他学生便会踊跃发言。相反,倘若因为学生的见解是片面的、错误的或是荒唐的,老师便不予以鼓励,而加以斥责,那么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连他们的学习激情也被挫伤了。

二、提问要讲求迂回战术,以达到曲径通幽,引人入胜的目的

马卡连柯说:“教育学是最辨证的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课堂提问作为教育艺术中的一种手段、技巧,当然也是灵活复杂而多样的,具体地说,课堂提问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投石式。用提问的“石子”激发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以引起学生的疑问,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2.逆向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故意提出与课文观点不一致的问题,造成矛盾,促使学生思维进行正反碰撞,以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这样通过有激烈争论的提问,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创造性。

3.选择式。教师将一个问题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答案告诉学生,让他们在比较分析中选择优劣,找出最佳答案,这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4.层层递进式。各个问题上下相连,环环相扣,前一个问题是解决后一个问题的基础,两个或几个问题在知识上是层层递进的。这种方式便于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触及文章的内蕴,培养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能力

凡此种种,说明语文课堂的提问方式并非只有一种固定模式。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得着的位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如果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就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让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

三、语文课堂的提问,还应注意拓宽思路,达到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又说:“阅读教学完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引导学生作答。”语文课堂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学记》中说过:“善问者入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我们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让他们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方法,既拓宽了他们思维的空间,又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和横向的发展。如此,课堂提问应做到以下几点。

1.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问”。第一,教师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从感情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第二,教师要有“学生无错”、“言者无罪”的意识,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第三,教师利用学生比较关注的难点问题,激发他们提出问题的欲望。第四,教师在学生提问时,尽量做到神情专注,态度和蔼,对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哪怕是十分幼稚和肤浅的问题,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防止从言行上伤害他们的自尊,挫伤其积极性。

2.传授方法,让学生“会问”。在教学中,教师注意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一是巧借教材设置的课后练习题,如“理解·分析”、“揣摩·运用”、“积累·联想”。二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课前精心设计一些疑难问题,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以便学生模仿和学习。

3.正确引导和启发,让学生“释问”。一般来说,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后都有一种急于知道答案的心理。对此,教师要采用“欲擒故纵”的方式,运用点拨的方法,启发学生如何正确分析,知道学生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实现“乐学”、“乐问”、“乐思”。

只有教师正确提问,学生踊跃答问,学生勤思好问,教师耐心答问,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师生双边活动的场所,传统的师生关系才能转变为新型的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

总之,语文课堂的提问是老师的基本功之一,适时适度、富于技巧性的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叶圣陶说:“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自己独特的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风格,努力追求“投石击破水中天”的教学境界。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